日乾夕惕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乾乾,自强不息貌;惕,小心谨慎。
出处语出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例子良由大政亲裁,日乾夕惕。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
基础信息
拼音rì qián xī tì
注音ㄖˋ ㄑ一ㄢˊ ㄒ一 ㄊ一ˋ
感情日乾夕惕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乘风破浪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裾马襟牛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满山遍野(意思解释)
- 诛求无度(意思解释)
- 压岁钱(意思解释)
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释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- 举贤任能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行不顾言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※ 日乾夕惕的意思解释、日乾夕惕是什么意思由微书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绿林豪客 | 绿林:西汉王匡、王凤为首的“绿林军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。 |
初出茅庐 | 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 |
不骄不躁 | 骄:骄傲;躁:急躁。不骄傲;不急躁。 |
绳锯木断 | 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便还就孤 |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前仆后继 | 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纵横四海 | 纵横:奔驰无阻。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。 |
末大必折 |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|
湖海飘零 |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 |
顾影自怜 | 看着影子;自己怜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独失意;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。 |
牛衣对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