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国济时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匡正国家,挽救时局。
出处《隋书·帝纪第一·高祖上》:“匡国济时,除凶拨乱。”唐·李翱《卓异记·三十二年居相位》:“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,属隋室丧乱,未尝不慨然相顾,有匡国济时之心。”
例子[郑相国] 匡国济时,终始一致,文经武纬,何谢古人!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凤翔府举兵》
基础信息
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
注音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一ˋ ㄕˊ
繁体匡國濟時
感情匡国济时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挽救时局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卑谄足恭(意思解释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释)
- 帮倒忙(意思解释)
- 老奸巨猾(意思解释)
- 人才济济(意思解释)
- 香销玉沉(意思解释)
- 赶尽杀绝(意思解释)
- 简明扼要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扶摇直上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礼坏乐缺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为虎作伥(意思解释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释)
※ 匡国济时的意思解释、匡国济时是什么意思由微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见多识广 |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 |
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扬威耀武 |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为虎作伥 |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;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;这种鬼叫作“伥”。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闭门读书 |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