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心疾首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òng xīn jí shǒu
基本解释伤心而且头痛。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。疾首:头痛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三年》:“诸侯备闻此言,斯是用痛心疾首,昵就寡人。”
痛心疾首的典故
春秋时,秦国和晋国有婚姻关系,秦穆公又曾三次替晋国安定君位。但由于两国国境想接,双方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,所以仍不免发生冲突。
晋历公即位后,因边界纠纷,两国君王在令狐订立盟约。但秦桓公回国后,立刻背叛盟约,偷偷去和楚国结盟。同时强令晋国和秦国一起进攻秦国边界的小国白狄,晋国答应后,秦国又派人偷偷告诉白狄说:“晋国要攻打你们。”白狄和楚国都看穿了秦国的用心,痛恨秦国背信弃义,于是将秦国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晋国。晋国于是联合诸侯之兵迎战秦国,同时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,说:“各国诸侯如今都知道秦国惟利是图,不守信用,所以都痛心疾首,都要和晋国亲近友好。现在我们陈兵以待,如果秦国和我们盟誓,则可退诸侯之兵,否则,我们各诸侯国将共同对付秦国。”
一个月以后,两军交战,秦国大败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痛心疾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经明行修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吉传》:“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,经明行修,宜显以厉俗。” |
朝思暮想 | 宋 柳永《倾杯乐》词:“朝思暮想,自家空恁添情瘦。” |
昂首伸眉 |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乃欲仰首伸眉,论列是非,不亦轻朝廷,羞当世之士耶!” |
流离琐尾 | 《诗经 邶风 旌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”。 |
改过迁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 |
刚正不阿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 |
万众一心 | 清 金安清《洋务宜遵祖训,安内攘外,自有成效说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联络,万众一心。” |
安安静静 |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》:“先前读书,后来看看不济,却去改业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
废书而叹 | 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余读《孟子》书,至梁惠王问‘何以利吾国’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