瓶罄罍耻的成语故事

拼音píng qìng léi chǐ
基本解释①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,彼此利害一致。②形容物伤其类。
出处《诗 小雅 蓼莪》:“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瓶罄罍耻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瓶罄罍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趁火打劫 |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 |
恶衣恶食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 |
凿壁借光 |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
目不忍见 |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 |
语不惊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 |
前脚后脚 | |
妻儿老小 | 明 梁辰鱼《浣纱记 见王》:“你一向远出,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。” |
风和日丽 |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 |
罄竹难书 | 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 |
不能自拔 | 《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》:“世祖前锋至新亭,劭挟义恭出战,恒录在左右,故不能自拔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