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持戈矛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倒持泰阿。戈、矛,皆兵器。
出处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,斯谓倒持戈矛,以鳟授寇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ǎo chí gē máo
注音ㄉㄠˇ ㄔˊ ㄍㄜ ㄇㄠˊ
感情倒持戈矛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倒持干戈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青出于蓝(意思解释)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释)
- 春风化雨(意思解释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头面人物(意思解释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释)
- 没里没外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释)
- 归十归一(意思解释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千家万户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※ 倒持戈矛的意思解释、倒持戈矛是什么意思由微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望尘莫及 |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。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尘:尘土;莫:不;及:赶上。 |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|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,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。 |
齐头并进 |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。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。 |
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陈言务去 |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
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反老还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亲上成亲 | 谓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进锐退速 | 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羽旄之美 |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